手动换向阀4WMM6H50B/,4WMM6H50B/F
2、JIC37°锥角内螺纹接头 说明:37°锥角(JIC)汽车工程师协会(SAE)规定37°锥角或锥座可用于高压液压管路。这类管接头通常称为JIC管接头。JIC外螺纹是直纹只能和JIC内螺纹配合,JIC外螺纹是直螺纹,并具有37°锥座面,JIC内螺纹也是直螺纹,并具有37°锥座面。其密封在37°锥座面处形成,某些尺寸的螺纹与SAE45°锥角螺纹相同,应仔细测量锥角以进行区分。 3、SAE 45°锥角外螺纹接头 说明:SAE(45°锥角)这是用于具有45°锥角或锥座的管接头的术语。软铜管通常採用这种接头,因为该材料易于加工成45°角。这种管接头适用于低压应用场合-例如用于燃油管路和制冷管路。SAE 45°锥角外螺纹只能和SAE 45°锥角内螺纹配合。SAE外螺纹是直螺纹并具有45°锥座面。而SAE内螺纹也是直螺纹,并具有45°锥座面。其密封在45°锥座面处形成。某些尺寸的螺纹与SEA 37°锥角螺纹相同。应仔细测量锥角以进行区行。 4、O形圈端面密封外螺纹接头 说明:O形圈端密封外螺纹只能和O形圈端面密封内螺纹配合,外螺纹是直螺纹带O形圈;内螺纹是直螺纹带密封端面,外螺纹在O形圈处密封,而内螺纹在密封端面处密封。 电磁换向阀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有损耗,损耗达到一定程度会造成电磁换向阀产生故障无法工作。电磁换向阀易出故障的零件及其部位如下: 1、电磁管推杆磨损变短 电磁管中的推杆作用是当衔铁运动时,推动阀芯使其运动。推杆与阀芯并非和为一体。因此在不断接触中,势必产生磨损。在长期高频率换向后,有可能磨损而明显变短。此时导致阀芯换向不到位,影响电磁换向阀的工作。只需更换推杆即可解决故障。注意新推杆规格尺寸应与原配件一致。 2、电磁铁损坏(烧毁) 电磁铁烧毁也是电磁换向阀的常见故障之一。产生的原因之一为品质问题,例如铁芯的加工**,导线的材质线径标准过低而容易过热等。品质原因导致的故障,通常在电磁换向阀通电工作数小时内即可明显察觉。对于工作一段时间后的线圈故障,多数因使用环境原因导致。 3、阀芯外径的磨损 这与阀体内孔的磨损情况一样。特别对于油液中含有过多,过大杂质情况下,会加剧电磁换向阀阀芯的磨损。此类磨损虽然无法完全避免,但要延长电磁换向阀的使用寿命,以及维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应该定期对液压油清洁度做检查,并及时处理液压油污染过度的情况。三翼电磁换向阀阀芯独特材质,硬度高达HRC60以上,相比普通电磁换向阀阀芯具有更好的耐磨性,因此寿命也大大加强。 4、复位弹簧疲劳或折断 此类故障与弹簧的材质选用有一定关系。电磁换向阀使用进口琴钢线弹簧,表面染黑处理,拥有良好的弹力,耐疲劳特性。表面处理工艺的加强能有效阻止弹簧被腐蚀,具有很高的使用寿命。遇到此类故障必须两边弹簧同时更换,并注意长度与电磁换向阀设计值相匹配。 5、阀体内孔磨损 阀芯与阀体内孔之间频繁的往返运动,虽然电磁换向阀的阀芯设计有油槽,可以*大限度使接触面充满油液,降低摩擦,但根据电磁换向阀的工作性质,对电磁换向阀阀体内孔的磨损仍不可完全避免。电磁阀阀体采用球墨铸铁材质,区别于普通电磁换向阀,三翼采用独特的原料配比加强阀体硬度,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阀体内孔的磨损与变形。阀体内孔的磨损可根据需要进行修复或更换。更换时需要注意新阀体是否能够与原电磁换向阀相关组件,例如电磁管,密封圈等匹配。
对于可靠性要求特别高的系统来说,阀类元件的额定压力应高出其工作压力较多。 6.油管的选择 油管的规格尺寸大多由所连接的液压元件接口处尺寸决定 ,只有对一些重要的管道才验算其内径和壁厚。 对于固定式的液压设备,常将液压系统的动力源,阀类元件集中安装在主机外的液压站上,这样能使安装与维修方便,并消除了动力源的振动与油温变化对主机工作精度的影响。外部油先导控制方式外部油控制方式是指供给先导电磁阀的油源是由另外一个控制油路系统供给,或在同一个液压系统中,通过一个分支管路作为控制油路供给。前者可单独设置一台辅助液压泵作为控制油源使用;后者可通过减压阀等,从系统主油路中分出一支减压油路。 注意:外部控制形式由于电液换向阀阀芯换向的*小控制压力一般都设计得比较较小,多数在1MPa以下,因此控制油压力不必太高,可选用低压液压泵。注意:它要增加一套辅助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