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立新型电液换向阀 3WE5G-6.0/OFG24NZ4V,3WE5H-6.0/OFG24NZ4V
5、泄漏油管的接法 (1)泄漏油口一定要直接接到油箱,不得接在系统管道上。 (2)当泵经常在零偏角或系统工作压力低于8MPa下运转,使泵的漏损过小而引起泵体发热时,可考虑采取冷却措施,将系统回油管上分流一根支管通入油泵下部的泄漏油口内进行强制循环冷却,(如图18),其壳体内油压力应小于0.05MPa。 (3)由于液压系统的需要而采用增压油箱时其压力应不超过0.05MPa。 6、工作介质 (1) 推荐采用国产N32-46号液压油,或E50=3~5粘度指数大于90的其它液压油。油内的水份、灰份、酸值必须符合有关液压油的规定。 (2) 该泵正常的工作油温为10~65℃,若采用10号航空液压油,其冷却装置性能必须是良好的。 7、启动 (1)运转前检查油泵安装是否正确可靠,联轴器安装是否合乎要求,用手转动联轴器检验泵轴在旋转中是否力量均匀。并检查两联轴器是否同轴和是否有必要的轴向间隙。 (2)初始使用或长期存放后运转时,应在启动前必须通过泵壳上的泄漏油口向泵内注满清洁的工作油液,否则不准启动!启动时要检查泵的转向是否正确! (3)将系统中溢流阀等调节到低值,严禁有负荷启动! (4)泵启动时应先点动,正常出油后再连续运转。在运转一定时间后无**现象发生,再逐步调节到所需压力和流量。液压系统中**阀调整压力不得大于35MPa。 (5)泵停用三个月以上而重新使用时,应首先空运转半小时。运转中发现泵有异常升温、泄漏、振动和噪声,应立即停车进行检查。 8、负荷运转 (1)低负荷运转:在上述准备工作完成以后,将泵启动后在1~2MPa压力下运转半小时。 (2)满负荷运转:低负荷运转完毕后,逐渐调整溢流阀、**阀的压力至液压系统的高压力下运转15分钟。检查液压系统是否正常。泵壳上的高温度一般比油箱内油泵入口处的油温高10~15℃。当油箱内油温达65℃时,泵壳上的高温度不超过75~80℃。负荷运转完毕后,泵可以进入正常工作。 (3)油泵停车时,应先卸荷,后停机。 故障处理 型号说明 系列规格 使用须知 结构剖视 工作原理 功率计算 外观尺寸 故障 可能引起的原因 处 理 方 法 油泵建立不起压力,流量不足 1、进油管道上安装的滤油器阻力太大。 2、进油管过长、弯头过多,管道、阀门或管接头通径太小。 3、吸入通道上管路接头漏气。 4、油的粘度太大或油温太低。 5、油液中进水或混有杂质。 6、油箱内油液不足,液面太低。 7、油泵与电机同轴度超差。 8、电机转向接反。 9、溢流阀建立不起压力或未调整好。 10、电磁换向阀安装错误或电磁换向阀不换向。 11、系统中其它元件漏损太大。 1、减小进油通道上的阻力损失,可选用目数较粗大的滤网或干脆拆除。 2、进油管长应小于2.5m,弯头不超过2个,阀门选大一挡,管道不小于推荐值。 3、涂黄油检查,如声音减小则管道漏气。 4、更换较低粘度的油或将油箱加热。 5、油液中进水呈乳白色,劣质油呈酱色或黑色柏油状时,油液变质,须换油。 6、增高油箱的液面。 7、调整泵轴与电机同轴度≤φ0.05。 8、调换电机转向。 9、重新调整好溢流阀。或换阀试验。 10、正确安装电磁换向阀或调换。 11、更换有关的元件。 1、变量机构的偏角太小,使流量太小。 2、配油盘与泵体之间有脏物,或配油盘定位销未装好,使配油盘和缸体贴合不好。 3、泄油管泄油过多。 4、缸体铜层脱落,或轴承损坏,或柱滑烧靴。 5、有过未打开进油阀先开车现象。 1、加大变量机构的偏角以增大流量。 2、拆开油泵,清洗运动副零件重新装配。 3、拧开泄油管目测判断,泄油如呈喷射状,则说明效率降低。 4、打开检查。 5、泵已磨损需修理。 压力补偿变量泵达不到液压系统所要求的压力,则还必须检查: 1、变量机构是否调整到所要求的功率特性。 2、当温度升高时达不到所要求的压力。 1、重新调整泵的变量特性。 2、降低系统温度或更换由于温度升高而引起漏损过大的元件。 工作原理 型号说明 系列规格 使用须知 结构剖视 故障处理 功率计算 外观尺寸 轴向柱塞泵是采用配油盘配油,缸体旋转,靠变量头变量的斜盘式轴向柱塞泵。该泵采用液压静力平衡的油膜厚度设计,使缸体与配油盘、滑靴与变量头之间处于纯液体摩擦下运转,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噪音低、效率高、寿命长和有自吸能力等优点。